深入历史,书写时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戏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召开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0-12-28

  2020年12月24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letou乐投体育戏剧家协会、新剧本杂志联合主办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戏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在letou乐投体育市文联六层第二会议室举行。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剧作家、戏剧评论家欧阳逸冰;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奎;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玉琴;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鲁太光;letou乐投体育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主编林蔚然;《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毛夫国,副研究员丁明拥,助理研究员潘晓曦,副研究馆员陈樱之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letou乐投体育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唐晓辉主持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合影


letou乐投体育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唐晓辉

  (以下内容按发言先后顺序)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剧作家、戏剧评论家 欧阳逸冰

  “扶贫奔小康题材不等同于农村题材,比如《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可以说是非常令人瞩目的宝贵创作成果。它谈到的是农民在吃饭问题解决之后面临的命运的挑战。

  我认为,如果一个戏剧没有思辨,或者说一部话剧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主题而缺少思辨,那么这个作品就只是过眼烟云。当下还有两部脱贫奔小康题材的作品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部是刚刚上演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的《村里新来的年轻人》,第二部即将上演的话剧《青松岭的好日子》。

  所有的话剧创作,包括奔小康题材、农村题材的话剧都不能满足于结局只是大家都富了就行了,而是要关注人物命运转变,要探索人最宝贵的价值是什么。”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 王安奎

  “现在已经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创作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反映现实生活,要反映小康社会的新变化,还要反映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

  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之后,文艺作品要适应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后的文化需求。怎么适应?从戏曲来讲,现代戏应该更有温度,历史剧应该更有生气,喜剧、悲剧应该更有民族特点、时代特点,悲喜交融、悲喜相承。而非遗保护项目,应该更具有生命力,必须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东西,使戏曲、使传统文化这一条长河能够源源不断、一直奔流向前。”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刘玉琴

  “第一,脱贫攻坚题材为中国艺术舞台的生态丰富和观念更新提供了宝贵示范。以创新性的舞台呈现打开了农村题材戏剧创作的新生命。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戏剧需要善于深耕热土和精准提炼。需要善于聚焦和塑造新人,需要善于进行多元形式和多元美学探索。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转化为新时代的精神动力,如何成为时代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源泉,他们的劳动和奋斗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带来什么样的新景观,都是值得我们展望和关注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鲁太光

  “脱贫攻坚,或者是小康社会建设,这样重大题材的创作,应该放在历史的结构中来思考和观察。脱贫攻坚,一方面是解决生存问题,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的问题,但是否还有更多的问题要解决?比如精神的需求、情感的需求、文艺的需求等,即全面发展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文艺在丰富性上能有所保证吗?从文艺史的线索看,鲁迅写的农村基调是低沉的,鲁艺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则是黑暗和光明的转换,到《创业史》,整体就比较光亮,新世纪前后,又变得悲喜交加……沿着这条线索思考,我们今天的创作该怎么办,或许会有所启发。”


letou乐投体育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主编 林蔚然

  “令我印象深刻的两部作品之一是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全剧对标脱贫攻坚的命题,从蝴蝶这一浪漫主义意象出发,形成贯穿主题。从主人公的周围人和事出发,交织成戏剧矛盾和人物关系,最终融汇为宏大的场面,展现了主人公在扶贫路上的初心不变。

  另一部是letou乐投体育演艺集团全新推出的音乐剧《在远方》,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写人民、给人民看”的现实题材作品,阐释中国精神、体现中国价值、传递中国力量,全面展现我国近二十年来社会的飞速发展的宏伟画卷。”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 徐健

  “当下农村脱贫攻坚题材创作大多数同步于时代的书写,塑造了不少体现当下时代特色的新人形象。在形式上,很多作品进行了新的艺术创新,包括舞台语汇的创新,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但是作为扶贫题材的创作者,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深入到生活、农村农民中去,在生活中提炼形象和塑造人物。

  联想到近些年农村题材创作以及现实题材创作,“在场”书写已经成为不少创作者的思想共识和创作方式。走出题材创作的“舒适区”,敢于直面生活的“盲区”,避开急功近利的“误区”,不仅影响着一部作品的品位、格调,也关乎着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生命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毛夫国

  “近年来,一大批反映农村脱贫题材的话剧作品大量涌现,这些剧作在内容上契合时代主题,反映了现实诉求。从创作上来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创剧目,这些剧目大多数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多数与我国边缘贫困省份的农村扶贫工作有关。第二种是改编剧目,大多改编自扶贫题材的同名小说。

  农村扶贫题材话剧契合了时代主题,敏锐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塑造了为农民代言的典型人物形象,在创作上也面临重复的困境,如何能突出时代特色,塑造鲜明的时代典型形象,打造成精品力作,是当下话剧创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 丁明拥

  “农村题材的创作模式从民国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就是农村的改变都是外来者推动。这个模式一直没有突破,不打破窠臼,就无从谈起创新。现在话剧的创作已经有意识去改变这种状况。

  我们的创作者已经从物质层面深入到精神层面去表现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攻坚扶贫不仅是解决物质问题,更需要去对农民的精神层面进行扶贫。艺术不能做成生活的侍从,要像侦探一样,从流畅的秩序里听见磕磕绊绊的声音,在任何熟悉的地方看出陌生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潘晓曦

  “新世纪以来,历经文艺体制改革的阵痛,艺术创作机制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从深层次的角度探索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农民,究竟是怎样活过来的问题,不单要对民族的历史进行反思,也要对民族生存的根本问题进行文化反思。

  《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这些作品以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生活细节,用驰骋的情感力量去感染观众,情感力量去感染观众,在戏剧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呈现出较高的成就。目前多元化的题材拓展呈现出创作热情的普遍性,不过口号式、宣传材料式、人物缺乏农村质感、细部打磨不够,人物偏重概念、忽略情感真实等创作态度的偏差仍然是一些剧目无法忽视的问题。在百花齐放的同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创作的冷静态度。”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陈樱之

  “就农村题材话剧的创作,我简单说说宁夏话剧团的“大篷车”。“大篷车”从1984年开始,行驶80多万公里,不靠豪华的设备,不靠精美的舞台,单凭演出小分队,给农民群众送上了高质量的戏剧作品超过8000部。他们以农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占领着乡村的文化阵地,题材涉及计生、教育、安全生产、生态移民等诸多领域,对农民的生活、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

  可喜的是,现在不仅是宁夏的“大篷车”在演出,很多其他省市的“大篷车”也在忙碌。“大篷车”已经不单单是宁夏话剧团的缩影,而是一种文艺担当,精神品牌,对全国各行各业都有启示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宋宝珍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农村题材和精准脱贫的戏剧创作,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题材是由来已久的戏剧创作的选材范围。

  目前,我们处于一个风云变幻的世界,这个世界变化之大、信息之丰富、生活层面之繁复,都是前所未有的。怎么样把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素材加工为艺术精品?我认为,第一点就是要尊重艺术规律,以艺术的方式塑造形象,结构情节,讲好中国故事。第二,要深刻认识精准脱贫是一项伟大的时代工程,要把它放在历史的架构中,去表现它的深刻性、系统性、创新性。第三,处理好大时代和普通人的关系,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时代、讴歌英雄,是当代戏剧创作的重要使命。要处理好先进个体与农民群体的互动关系。第四,处理好精准脱贫戏剧创作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真诚、质朴、简约、精妙的方式呈现出来,不能搞奢靡豪华的舞台大制作,因为那是和精准脱贫、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相悖谬的。”

 


 


分享到: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letou乐投体育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letou乐投体育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